【资料图】
“这两天雨下得大,蓄了不少水,插秧有保障了。”3月底,安徽省望江县凉泉乡种粮大户罗贯红告诉记者。
罗贯红的秧田里,绿油油的水稻秧苗长势喜人。“这些都是丰两优香1号种子育出的再生稻秧苗,再过些天就可以插秧了。”他说,“再生稻种一季收两茬,由于省了夏种重新翻耕插秧的环节,投入产出比更高。”
在庐江县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片田野里,无人机施肥,工厂化育秧……除了操作农业机械的工作人员外,这里几乎看不到干活的农民。公司董事长王宜坤告诉记者,他们在庐江、肥东两县建立优质稻麦生产示范基地6000多亩,实施应用物联网、农产品质量追溯、农机调度、智慧植保等技术,极大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。
当前,小麦生长进入拔节期,凤台县古店乡前刘村的一片小麦正茁壮成长。安徽省农垦集团东风湖农场农技中心主任高俊兵告诉记者,当地村民看到农业科技助力增产的成效,纷纷提出把土地交给农垦集团管理。
在芜湖,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农艺、农机、农场经营等深度融合,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,实现智慧农业赋能的水稻全程标准化种植。目前,这种模式与“芜湖大米”产业集群深度融合,已完成逾20万亩的技术服务覆盖。
近年来,安徽不断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“三农”领域的推广应用。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推进创建25个省市县三级共建优质专用粮食指挥田和125个精耕细作示范点,推动示范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。 (经济日报记者 梁 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