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芯片的两种主流架构是X86和ARM,其中,X86是主要用于PC、服务器等领域,而ARM主要应用于移动端芯片设计。不过,RISC-V近年来也火起来了,凭借着开源、精简、模块化的优势,发展势头极为强劲,逐渐受到各厂商的关注。
如今,RISC-V芯片正持续创造佳绩,出货量已超100亿颗。因此,RISC-V让人备受期待,其发明人还预测称,未来两三年将超越ARM和X86。
近日,在RISC-V技术论坛深圳站活动上,RISC-V发明人之一、首席架构师Krste Asanovic做出了以上预测。Krste Asanovic有信心地表示,未来两到三年,RISC-V将突破性能天花板和应用限制,有望超越ARM、X86架构。
(资料图)
可以说,Krste Asanovic的话很激进,也很大胆、很有“野心”。相信,这也是中国厂商的希望能看到的,毕竟不少国内企业在主推该指令集。
不过能否实现呢?
事实上,这个问题涉及到计算机硬件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,需要考虑多个因素。
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预测未来的发展往往具有不确定性。尽管RISC-V在某些方面显示出优势,但要预测它是否能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超越ARM和X86架构,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。
RISC-V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指令集架构,它被设计为可定制和灵活性高。这种可定制的特性使得RISC-V在某些特定领域可能具有优势,比如在汽车领域,因为汽车领域的芯片需要适应广泛的性能需求。
然而,ARM和X86在移动设备和PC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,RISC-V在这些领域中的渗透还需要一些时间。
其次,操作系统的支持也是影响RISC-V发展的重要因素。虽然Linux系统已经对RISC-V提供了支持,但Windows、Android和iOS等主流操作系统并未直接提供支持,安卓也只是间接支持。这可能会限制RISC-V在一些应用领域的发展。
相反,X86芯片有windows,而ARM芯片有Android支持。而这两个生态圈都是占主导地位的,RISC-V的生态体系还需更努力建设,不然还很难去掰动他们的手腕。
总之,需要注意的是,预测RISC-V两三年将超越ARM和X86,是需要许多关键因素的支持,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的支持、芯片设计生态系统的支持,以及硬件和软件开发者对RISC-V的理解和接受程度。
因此,尽管RISC-V显示出一些优势,但要预测其是否能超越ARM和X86架构,还需要更多的观察和研究。
但是,希望还是有的,在中国厂商的推动下,RISC-V芯片正在快速发展。
据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底,RISC-V处理器全球出货量达到了100亿颗,2025年预计会有800亿颗芯片。其中,有50%芯片都来自中国厂商,意味着,国内科研机构和开发者正努力在RISC-V技术、应用及体系融合方面做巨大贡献。
随着国产RISC-V芯片的不断发展,也会吸引到一些知名操作系统的目光,他们也会主动来与国产RISC-V芯片适配。这对RISC-V生态的建设,以及国产RISC-V芯片的发展来说,都是十分利好的事情。
可见,RISC-V架构的未来希望十分大,是极有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三大指令集。如果,支持RISC-V的操作系统够多,芯片生态也就会更完善,那么,未来再谈超越X86、ARM就有希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