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诗歌史上,有禅诗一脉,凝聚了古往今来的诗人们在体察世间万物、感悟妙理玄机的心得。我们都熟悉的好些名诗均体现出了“言有尽意无穷”的禅意,从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”、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”那样的随心所欲又淡泊从容,到“人问寒山路,寒山路不通”、“青山不碍白云飞”那样的神秘高深又浑然天成,都体现了禅宗从万物悟妙得、于刹那感永恒、融自我与佛心为一体的玄妙智慧。这种超越繁文缛节、远离渺小格局的情怀,不仅是许多士大夫活得洒脱的立身之本,而且影响所及,一直到外国好些诗人、作家、艺术家,如美国诗人庞德、作家塞林格、剧作家尤金•奥尼尔、德国作家黑塞、剧作家布莱希特、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等等。对禅宗的亲近使他们写出了洞见非凡的名作。
当代诗人和作家中,也多有对禅宗心领神会、并且写出了佳作者。如汪曾祺的《受戒》、范小青的《瑞云》、顾城的《我的心是一座城》、贾平凹的《坐佛》、高行健的《野人》、韩少功的《暗示》……我曾写过一篇《禅宗与当代文学》(发表于《当代作家评论》2005年第3期),对此作过评论,提出了如何禅宗诉诸本心、诉诸悟性、诉诸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、从宁静、含蓄、幽深的审美情趣中汲取创新灵感的遐想。最近,读谢仲成的诗,也对他那部分写寺庙、悟禅机的作品很有感觉。他一边经营着自己的事业,一边保持着读书、写诗的爱好,而且锐意进取,写出了立意高远、清新可喜的诗篇。
如《在五祖寺》一诗——
(相关资料图)
一棵1700年的古檀
即将被砍伐时发出的呜呜声
回响至今
一颗古树怀抱巨石
像你我在彼此的怀里
大雁飞过
树影婆娑
有人双手合十
有人微笑 不语
在五祖寺
凡人凡心未脱
佛祖俯瞰人世
从能够感受古树的呜咽到由古树与巨石的依偎感悟人与人的亲情,从俯仰大雁、树影联想到佛祖俯瞰人世,其诗绪发散,可意会却难以言尽,是诗人的体会,也是许多在寺庙中感慨万千又一言难尽的信众、游客的相通心会。在寺庙中若有所思,甚至豁然开悟,是一种美妙的禅悦体验。
还有《蚂蚁爬向何方》——
归元寺众多的罗汉
我数过多次
总有一天
每一尊罗汉
都会是我的庇护神
归元寺有诸多的佛
我们的头颅向下拜
蚂蚁的头颅往上爬
无所谓众生平等
一切皆众生所用
非众生所有
我们倾心自己的一生
也是蚂蚁的一生
从数罗汉时的祈祷一下子跳跃到对于蚂蚁与人的若有所悟中:不论低头向下拜还是昂首向上爬,都在命定的轨道上行进。这样一来,“上”与“下”就在神秘之悟中融汇在了一起。这样的感悟可以使人想到古人关于蝼蚁与人的相提并论,如“生如蝼蚁,当立鸿鹄之志”、“蝼蚁尚且贪生,为人何不惜命”,想到庄子的齐物之思、梦蝶之迷,并产生对生命的喟叹:“上”与“下”之间常常没那么清晰的界限。有些人的上升之路不就在冥冥中通向了下降么?而人们常常说到的“否极泰来”不也是对于“上”与“下”神奇转换的一种辩证之见么?
寺庙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具有特别的意义。许多文人都曾经写下过在寺庙的生命体验——从杜牧的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到常建的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”、张继的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”,从苏东坡的《记承天寺夜游》到老舍的《宗月大师》,还有丰子恺的《不肯去观音院》、汪曾祺的《受戒》,或感伤,或慷慨,或欣然,或玄远,都写出了人在寺庙中的特别体验:那是与世间情感悠然相通、又常常超越了一般的喜怒哀乐情感,而弥漫着玄远之思的情怀。大多数人都应该去过寺庙,只是人们常常止于祈福,而不一定有深刻的感悟罢了。那么,读了这些写寺庙体验的诗文,是不是可以换一副眼光去看寺庙以及寺庙中人呢?答案应该是肯定的。
而已经写出过有禅思的诗作的谢诗人,又该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写出更多更富有新意的禅诗呢?我想诗人应该也会想到这一点的吧!
2023年7月25日匆匆
编辑:王傲霏
二审:牛莉
终审:金石开、蓝野